有人说这世上最难的事
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装进别人的脑袋
或许对有些人来说
(相关资料图)
并不难
我们以前习惯性称呼这些人为专家
后来也叫意见领袖
这就是精英话语权的魔力
曾经
我们也都想出人头地
因为我们心中都住着一个精英的梦
说了有人听
有人鼓掌
还有人追随
曾经我们也习惯了
精英社会里那种一呼百应的叙事风格
和
一劳永逸的追随式懒惰
后来忽然有一天
人们发现特么专家都是骗人的
戴眼镜的骗起人来尤其恐怖
大众话语的觉醒早在上个世纪就风起云涌了
改革开放后靡靡之音的邓丽君突然
听起来是那么得曼妙而深情
而无数喇叭裤和蛤蟆镜
伴着拼了命的迪斯科
跟着横空出世的崔健
尽情摇摆
那时候其实专家说话还有人信的
再后来网络让人们的信息占有一下公平化了
还想利用信息不对称搞些投机倒把的知识贩卖
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就像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俄乌冲突已经进入了持久战阶段
普大帝是战斗民族不假
可人家戏子司机发起狠来也不赖
你能看到的
人家也能看到
牛逼什么
甭想再靠着几个脑筋急转弯就能再让十几亿人快乐的过完过整个春节
其实这和智商没关系
和大众话语的崛起有关
于是
各种网络聚焦让众多看似平淡无奇的行为一时间天翻地覆
什么表哥、什么房姐、什么我爸是李刚、什么太古里拍照门、什么中学生学校消失门等各种门应接不暇
就像得益于医疗设备的先进我们突然觉得各种稀奇古怪的病一下子都冒了出来一样
专家一夜之间成了反向名词
如张文宏等
其实
这不是一个不需要权威的时代
而是人们实在厌恶了权威们那种装X的样子
人们更喜欢有人替自己说话
而不是听别人说话
刀郎就是个典型
或许他的音乐曲式风格不符合教科书里的标准发音
但他的调性恰恰满足了大众最朴素的表达
有钱难买我喜欢
其实那英和杨坤等说的也没错
只不过
这个时代已不属于他们
这是大众话语的时代
更确切说是流量话语权的时代
流量更像是大众叙事的一个调皮的私生子
美国著名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曾经预言:
“未来,每个人都可以成名15分钟。”
流量不一定长但足够大
流量同样能造就新的精英阶层
有人说司马南之流
是挺可怕的
上千万的私域空间同样一呼百应
真正的大众经验主义并不可怕
可怕的却是披着大众叙事外衣的精英们
一不小心也干成了鸡鸣狗盗的专家
《罗刹海市》让人们听着很舒服
这就够了
没人关心它是否
会成为艺术殿堂里的经典